非攻上

非攻上

《非攻上》體現了墨子的主要觀點“非攻”。“非攻”意為譴責侵略戰爭。墨子把戰爭分為兩類:一類是大國進攻小國、強國進攻弱國的戰爭,稱為“攻”,這是應該堅決反對的;另一類是討伐暴虐害民之君的戰爭,如湯伐桀,武王伐紂,叫做“誅”,這是應該贊成的。

《墨子》一書中,《非攻》有上、中、下三篇,分別從不同的側面和角度闡述他反對戰爭(攻即相互攻伐)的道理,尤其是《非攻(上)》向來為人所稱引。 文章先寫:“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

非攻上: 殺一人謂之不義,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說往,殺十人十重不義,必有十死罪矣;殺百人百重不義,必有百死罪矣。. 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 今至大為不義攻國,則弗知 1 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情不知其不義也,故書其言以遺后世。. 若知其不義也,夫奚說書其不義以遺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辯

注釋 :. ①選自《墨子·非攻上》。. 墨子(約前468—前376),名翟,魯國人,戰國時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始者。. 《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根據墨子的言行和墨家的學說編寫的,今存53篇。. ②〔園圃 (pǔ)〕園,果園。. 圃,菜園。. ③〔非之〕說他不對。. ④〔上為政者〕上面執政的人。. ⑤〔以〕因為。.

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辯義與不義之亂也。. 非攻上: 殺掉一個人,叫做不義,必定有一項死罪。. 假如按照這種說法類推,殺掉十個人,有十倍不義,則必然有十重死罪了;殺掉百個人,有百倍不義,則必然有百重死罪了。. 對這種(罪行),天下的君子都知道指責它,稱它不義。. 現在至于攻伐別人的國家這種大為不義之事,卻不知道指責其錯誤,反而跟著稱贊它為義舉

散文·諸子散文·墨子《非攻上》 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此何也? 以虧人自利也。

墨子,非攻(上),墨子17章 非攻(上)解釋翻譯。 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此何也?以虧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雞豚,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是何故也?以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

注釋. (1)非攻是墨家針對當時諸侯間的兼并戰爭而提出的反戰理論。. 墨子認為,戰爭是天下的“巨害”,無論對戰勝國還是戰敗國都將造成巨大損害,因之既不合于“圣 王之道 ”,也不合于“國家百姓之利”。. 在篇中,他對各種為攻戰進行辯護的言論作出

墨子《非攻上》篇是非常著名的一篇論文,墨子從一個人的小行為不正說到大行為不正來說明損人利己的人必定要受到懲罰,同樣說到攻擊他人國家也是要受到懲罰,為什么反而被稱之為義舉的邏輯是不成立的。

(《墨子·非攻上 》) 武王踐功①,夢見三神曰:“予既沉漬殷紂于酒德矣,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武王乃攻狂夫,反②商之③周,天賜武王黃鳥之旗。王既已克殷,成④帝之來⑤,分主諸神,祀紂先王,通維⑥四夷,而天下莫不賓。焉襲

墨子·17章 非攻(上) 上一篇 目錄 相關 下一篇 經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釋家 小說 醫家 雜家 別集 詩文 經部 譯文及注釋 淮南子 論衡 夢溪筆談 千字文 容齋隨筆 笑林廣記 作者:

《非攻上 》的精彩點評 我來答 首頁 在問 全部問題 娛樂休閑 游戲 旅游 教育培訓 金融財經 醫療健康 科技 家電數碼 政策法規 文化歷史 時尚美容 情感心理

  • 墨子/非攻上
  • 《墨子》
  • 墨子非攻上的含義_墨子提出的非攻,尚賢,尚同,非樂,
  • 《非攻上》的精彩點評_百度知道
  • 隨筆: 《孫子兵法》(原文+翻譯)第三篇 謀攻
  • 《 孫 子 兵 法 》 的 軍 事 思 想

墨子/非攻上. 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衆聞則非之,上爲政者得則罰之。. 此何也?. 以虧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 是何故也?. 以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 至入人欄廏,取人馬牛者,其不仁義又甚攘人犬

17章 非攻 (上) 作者: 佚名. 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此何也?. 以虧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雞豚,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 是何故也?. 以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 至入人欄廄,取人馬牛者,其不

強國同弱國可以講兼愛非攻,人家有那資格;弱國同強國講兼愛非攻,好比羊與兒狼,羊多活一會,就是狼的“兼愛非攻”了. 完美作業網 搜索 提問? 墨子非攻上的含義_墨子提出的非攻,尚賢,尚同,非樂,非命,節葬,節用是什么意思 試題解析

《非攻上 》的精彩點評 我來答 首頁 在問 全部問題 娛樂休閑 游戲 旅游 教育培訓 金融財經 醫療健康 科技 家電數碼 政策法規 文化歷史 時尚美容 情感心理

謀攻(國家戰略或政略) 孫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孫子說:戰爭的原則是:使敵人舉國

<> 儘 管 智 謀 是 決 定 戰 爭 勝 敗 的 關 鍵 因 素 , 但 戰 爭 畢 竟 主 要 是 軍 事 實 力 的 對 抗 , 所 以 孫 子 主 張 根 據 雙 方 的 軍 事 實 力 來 決 定 具 體 的 戰 術 : “ 故 用 兵 之 法 , 十 則 圍 之 , 五 則 攻 之 , 倍 則 分 之 , 敵 則 能 戰 之 , 少 則 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